◇◇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载《环球时报》2002年12月30日)

                        美国人怎么“进补”?

                            ·方舟子·

    《解放日报》2002年12月23日有一篇《老外迷上“进补”时尚》的报道,
声称“时下上海滩众多老外纷纷加入中国传统的冬令进补行列,忙着熬补汤、
炖补药、开膏方。据悉,今年进行冬令进补的外国人,占了总人数10%,不
少老外都奉此为一种时尚。”那么这些老外在其本国时就不“进补”吗?倒
也未必,只不过是赶上别的时尚,根据不同的理论吃不同的“补品”而已。
是人都希望能避免疾病、健康长寿,老外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他们也有自己
的一套“进补”依据和“补品”,并非要到中国才突然关注起自己的健康。

    美国的“补品”称作“膳食补品”。据美国《预防》杂志的调查,目前
有1亿5千8百多万美国人在使用膳食补品。这个市场极为庞大,据美国食品
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的报告,在2000年补品的销售额达到了171亿美元,
自1994年以来美国消费者花在补品上的花费已几乎加倍,并以每年超过10%
的速度增长。在美国超级市场、药店都有补品专柜,互联网更是推销补品的
天堂。我每天都要收到数封不请自来的推销补品的电子邮件。刚刚收到的一
封是推销“人体生长激素”减肥制剂的,翻译成中文是:

    “有关人体生长激素的惊人发现正在改变我们对衰老和减肥的看法。减
肥的同时使肌肉结实并一次性全盘逆转衰老迹象,加强性能力,增强记忆力,
滋润皮肤,长出新发,让皱纹消失。”

    听上去是不是很像国内的保健品广告?美国人吃补品,和中国人进补、
吃保健品的目的一样,是想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保持身体的健康,以及用
于防止或治疗各种疾病。在1994年以前,美国补品上市之前,和药品一样要
证明有声称的疗效,经过FDA批准。在1994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膳食补品
健康和教育法案》,限制了FDA的权力,从此补品可以不经FDA批准就生产和
销售,美国补品市场迅速膨胀。FDA的权力只限于保障补品的安全,一旦发现
某种补品有害健康,可以禁止其销售。补品厂家、推销商可以不经FDA批准就
声称其补品有何作用,但是必须写明:“这个说法未经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
定。该产品不试图用于诊断、治疗或预防任何疾病。”至于虚假、不实广告,
另有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管理。

    世界经济正越来越走向全球化,保健产业也不例外。近来在中国流行的
各种所谓保健品中,有许多实际上是从国外,特别是美国引进的,而且往往
是人家的过气产品。例如当前还很红火的“脑白金”,其实就是美国90年代
中期短暂流行过的褪黑素;前一段很时髦的“核酸营养品”,依据的是美国
江湖医生富兰克的说法,在美国七十年代也一度流行过,八十年代初被美国
法庭认定为商业骗局后,就在美国市场上消失了。现在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
各种补品,以后也有可能被人引进中国,因此对其做一番简短的介绍、评价,
还是有必要的。

    美国补品市场与中国的不同,没有哪一个公司的特殊产品能够风靡一时。
在市场上常见的产品,都是成分单一、公开、没有专利的产品,由多家公司
生产。美国常见的补品,大致可以分成这几大类:

    维生素和矿物质:这占了美国补品市场的最大份额。有的是成分单一的
制剂;有的是把人体必需的所有维生素和矿物质按人体每天需求值合在一起
制作成片剂,用意是让人每天吃一片就可以保证对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需
求,很受欢迎。医学界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已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可
以用于治疗因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引起的疾病,对特定的人群也有益
处,例如美国医学界提倡孕妇服叶酸(一种B族维生素)制剂以防止胎儿畸
形。适量地服用这类制剂,至少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美国医学界并不认为
一般的人都应该定期服用维生素、矿物质制剂,更不认为大量地服用某种维
生素或矿物质能起到保健作用,恰恰相反,维生素或矿物质的过量吸收可能
有害健康。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在生前提倡“维生素C疗法”,
认为每天大量地服用维生素C能防止感冒、癌症等多种疾病,这是没有科
学依据的,一直受到美国医学界的批评,但是由于鲍林的名气,至今仍有许
多美国人信他那一套。

    草药制剂:像中国人一样,许多美国人也崇拜“天然药物”,相信草药
胜过化学药物。不过,在美国市场上,真正的草药并不容易见到,在超级市
场、药店卖的草药制剂,都是经过化学方法提取,以胶囊或片剂的形式销售,
实际上还是“化学药物”。近年来某些中成药做为膳食补品也开始进入市场,
但是还只限于华人社区,在一般的美国药店、超级市场见不到。有些中药,
特别是一些补药,因为重金属含量过高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被禁止出售。
在美国市场上常见的草药制剂包括绿茶、大蒜、山楂、人参、桉叶、银杏叶、
贯叶连翘、姜、迭迷香、锯齿矮棕榈、荨麻、芦荟等植物的提取物。对这些
药物的疗效的说法,基本上和中医没有关系。有的没有任何科学证据的支持,
有的有一些初步的证据,但还没有确凿到能被FDA批准的地步,所以先做为补
品上市。

    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小分子,因此有营养价值。不过,市场
上的氨基酸制剂并不是要做为营养素制造蛋白质(那应该从食品中吸收),
有的也不是蛋白质的组分,它们是做为某种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的补品来卖的。
例如,L-精氨酸被认为能增强免疫力、抵抗癌症,L-组氨酸被认为有助于治
疗关节炎,等等。对这些说法,仍有待证实。

    激素:前面提到的褪黑素(所谓“脑白金”)就是一种激素,目前美国
市场上销售的褪黑素只写着“有安眠作用”,而没有任何神奇的说法。最常见
的激素类补品是脱氢表雄甾酮(DHEA),这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
在体内被转化成几种其他激素,包括雌激素和睾酮。它的分泌在20-30岁时达
到顶峰,之后直线下降,因此被商人称为“青春素”,宣称能抗衰老。有多项
动物实验显示DHEA有增强免疫力、记忆力、抗癌、抗糖尿病、抗衰老的作用。
但是人体临床试验未能证实这些作用。做为能转化成性激素的激素,长期使
用可能有严重副作用。在互联网上经常见到推销“生长激素”制剂。实际上,
生长激素在美国属于处方药物,不可能做成补品销售,所以可以肯定那些制
剂不含真正的生长激素。而且,生长激素口服无效,而必须通过注射才有作
用。

    其他:例如花粉、蜂王浆,在美国市场上也可见到。美国医学界认为这
两种制剂不具有保健价值,反而有引起过敏的危险。一些华人经销商在美国
推销蜂王浆时,因被认为做不实广告,曾遭到FTC的罚款。又如,过氧歧化
酶(SOD),这是体内的一种“自由基清除剂”,由于自由基被认为是导致
衰老的一个因素,因此市场上也能见到以SOD为成分的抗衰老补品。事实上,
SOD做为一种蛋白质,口服后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不可能进入体内发挥作用。

    从这些介绍可以看出,美国补品市场相当混乱,绝大多数补品的作用
都没有获得证实,美国人的“进补”,其实也和中国人的“进补”一样,就
是花钱买个安慰。如果迷信某种保健品,是在以身体健康为赌注,浪费时间、
金钱,甚至可能由于副作用而损害身体。健康之道,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不在于“进补”。

2002.12.25.

(XYS2003010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